首页 > 酒店新闻 > 行业动态

FB娱乐官方网站|首创主播互动真人游戏|最艰难的时光已经过去,下半年奶企上演反转戏码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17    次浏览

-云豹财熵-微信公众号ID:HI-ALOC 最近有个做牧场的朋友一直在哭穷:“赔死了赔死了,给奶牛当了三年铲屎官了,今年简直是倒贴钱在养牛。”不过他穷的方式也挺特别的:“天天喝牛奶吃牛肉啊,看见牛奶都想吐了!”他还跟我保证了现在国内的牛奶有多么好:“产奶品质不高的奶牛都杀了,品质不好的牛奶都倒了!大奶企收奶质量越来越高了!”每次聊到最后他总是说:“牧场简直做不下去了,隔壁小牧场一个个关门,搵工艰辛啊!”我说:“眼见就要撑过底部周期开始赚钱了,您再坚持会儿?”一秒了解全文牧场:原奶价格底部或已确认,四季度奶价走强奶企:奶粉新政+二胎政策,龙头企业将受益0今年上半年,原奶行业差到什么地步了呢?原奶价格和喂牛的饲料成本价差不多了,5月份和六月份甚至低于了饲料价格,一个大写的“亏损”。国际原奶价格在2006年至2015年间是饲料价格的1.5倍左右。 现在,欧盟原奶价格差不多是2元上下,新西兰是一块七左右,我们国家是3元左右。要知道,在2013年,由于发现新西兰奶有感染,进口大包粉一度被国内奶企嫌弃,使国内出现“奶荒”,奶价达到6元左右,当时国外大包粉不安全,国内又收不到奶,大量的牧场就在这个时候兴起了。可是现在,随着进口奶粉和国内原奶都能维持稳定品质的供应,养殖水平又是一年年提高,现在原奶供应量太大,奶企用不完了。原奶便宜,最开心的还是奶企。鲜牛奶、酸牛奶、乳饮料什么的依旧是那个价格,但是成本下去了,这意味着要赚大钱啊!从乳业巨头伊利发布的半年报中,似乎可以看出,原奶价格的低迷着实便宜了奶企。伊利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增0.23%,至300.8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9.41%,至38.07亿元。再来看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光明乳业,上半年收入102亿,微增0.42%,净利润增长20.25%,达到了2.4亿。虽然在收入和净利润上比不了伊利,但是增长速度还是很一致的。然而蒙牛的半年报就就是另一番景象:今年上半年蒙牛营收同比增长6.6%至272.6亿元,净利润却大幅下滑19.5%,为10.77亿元。蒙牛的解释是联营公司的利润本来应该是1.443亿,结果却亏损了1.54亿,奶粉方面雅士利赚的利润也减少了,于是净利润下滑。蒙牛的联营公司啊,那说的就是现代牧业啊!蒙牛作为现代牧业的大股东也是被原奶行业的低迷拖累了。 1不过,奶企占牧场便宜的日子看来也不长了。原奶行业一般来说是3-4年一个周期,13年原奶价格达到最高点之后一路下滑。掐指一算,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最近奶价上涨除了季节性因素——干奶季的到来,更关键的是行业周期或许已经到了底部。国际恒天然全脂奶粉拍卖价格近期大幅增长从上半年最低点反弹了48%,国内原奶七八月份也分别上调了价格。全国7、8月份奶价上升,行业在每公斤3.6元以上,其中华东(江浙沪)地区上升更快,浙江最近的价格到达5-6元。 国内外的牧场供给侧改革都非常到位。国际上我们看看数据就能发现供给侧改革已经改得差不多了。新西兰每年屠宰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同比正增长,按照三年一个周期的历史规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就是屠宰数量下降和奶价上涨。 国内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开始逐步淘汰牧场“小散户”,牧场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发展。现在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等大企业所收的奶90%以上都是来自规模化牧场,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在2013年为41%,目前的比例在60%以上。同时,原奶供应商的审核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加之为了维持奶价需要缩减原奶供应量,从去年开始奶牛的淘汰率也上升了。牧场上半年奶牛淘汰率在30%以上,高于往年的20%水平,下半年收奶价格和售罄率同步都有改善。大奶企上半年减少了收奶量,最近三个月又开始增加收奶量,意味着各大型牧场的收奶价格和售罄率都会有大幅改善。 11月份丰奶季的时候,奶价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仍会高于上半年水平。对于牧场来说最差的时间点已经过去,对于奶企来说,从供应商身上“薅羊毛”的日子要结束了。没有了供应端的“羊毛”,没关系,还有消费端的“羊毛”。2消费端才是奶企的衣食父母!四季度奶企的利润潜力,要深深地仰仗消我们强大的消费能力了。全面开放二胎简直是奶粉行业的福音。目前我国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有1100万对,比起生个“羊宝宝”,中国人又更想要一个“猴宝宝”,估计今年到明年会有200-300万个小baby来到这个世界。假设我国一个0-3岁的婴幼儿平均年消费奶粉约50kg左右,新增的婴儿数量可带来10-15万吨的婴幼儿奶粉消费增量,17年的市场增量会显现出来。而去年我国的婴幼儿奶粉消费量在60-70万吨的规模,因此保守估计二胎政策可促进我国婴幼儿奶粉消费量增长15%以上。目前,国内奶粉消费量比较稳定,库存又在下降……想想都替卖奶粉的开心。 2013年开始国家一系列政策要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今年六月出台的史上最严奶粉配方注册制度,对国内中小品牌是个悲剧,对新西兰、澳洲同时代工五六十个杂牌奶粉的工厂来说也是个坏消息,从去年开始,海外品牌大量抛库存。但是,对于大奶企来说是大大的利好。去年下半年,小牌子奶粉开始清库存退出市场不干了,大牌子奶粉兴致勃勃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今年奶粉零售价格跌了15%呢!今年四季度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价格战也该结束了,奶粉也要涨涨价赚赚钱了。 新政落地之后,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奶粉品牌数量大幅减少,预期会有3/4中小品牌出局,而这些出局中小品牌占有两百亿的终端市场将被国内前十家奶企瓜分。而这个市场差不多都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这些地方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不太强,大品牌奶粉的渠道也没有完全铺开。在这方面最有优势的是伊利和贝因美,这两家奶粉都是从农村市场起家的,有根基也有渠道优势。接下来,国内奶粉和进口奶粉的厮杀就是国内奶粉要走向中高端,进口奶粉要做低端产品去挖掘农村市场潜力。3花着卖汽车的广告费,操着哺育民族未来的心,赚着卖白菜的小利润。奶企的广告费比净利润都高,奶制品同质化那么高,占领市场只能铺天盖地做广告。其实奶企也都心酸,多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让进口奶占领了不少疆土,尤其是在奶粉方面割了不少地。无论做常温奶还是低温奶终究还是奶的味道翻不出多少花样,各家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靠打出品牌效应来赚钱。当年蒙牛搞出“冠军奶”“早餐奶”的概念,而且“蒙牛酸酸乳”05年冠名超级女声开创了奶企冠名综艺的先河,伊利简直是被追着打,如今形式扭转,伊利从“QQ星”冠名“爸爸去哪儿”开始非常舍得在广告上砸钱。 上周五,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在芒果TV暗戳戳地开播了,可能心里最复杂的就是伊利了。去年10月底,在爸爸去哪儿3的浩荡声势下,伊利以11亿获得我是歌手第四季独家冠名权和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独家冠名权,然而一纸限娃令让爸爸去哪儿第四季险些夭折,最终卫视综艺改为网络综艺,但是冠名商、赞助商都没有伊利的踪影了。去年,伊利在广告营销上花了72.76亿元,在A股2800家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上汽集团。蒙牛花了40个亿,光明35个亿。而去年这三家企业净利润分别为46.31亿,23.67亿和4.18亿。伊利的广告费比净利润高了50以上,光明的广告费甚至是净利润的8倍多!今年上半年,伊利已经在广告营销上投入了40亿,蒙牛28亿,光明也有接近7亿的广告费。之前说了,这三家企业的上半年净利润分别是38亿、10亿和2.4亿。光明还是很明显还在用钱砸市场份额啊!净赚一块钱就要花差不多三块钱做宣传推广。原奶价探底,牧场的苦日子过去了。要喝奶粉的baby多起来,奶粉新政为大品牌奶粉撑撑腰,量价齐升的事情说来就来。乳制品行业接下来是要反转局势了!-END-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表研究所得盗图必究,数据来源:万德、彭博。相关云豹原创推荐我央行才是最坚定“空头”,人民币年底将贬值至6.8当楼市也只剩“讲故事、炒题材” 泡沫盛宴临近尾声已是必然关注国人资产配置,关注云豹财熵,关注你的财富!